公司要聞
段向東:攜手共建現代化有色金屬產業體系
來源: 中國鋁業報時間: 2023-04-07
3月31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暨第四屆常務理事會第五次會議在京召開,同期舉辦了企業家高峰論壇。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段向東圍繞現代化有色金屬產業體系建設主題作了主旨報告。
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經過7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大宗有色金屬產量和消費已占據全球“半壁江山”,形成了規模巨大、結構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實現了新的歷史性躍升。雖然,我國有色金屬產業體系規模龐大、門類眾多,但產業鏈“堵點”、供應鏈“斷點”、價值鏈“卡點”問題仍較為突出,結構性供需失衡、質量效益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在國際有色金屬市場上缺乏應有的話語權。
突出表現在:一是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當前,我國主要戰略性金屬礦產的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國內基本金屬礦產品位低、儲量少,賦存條件差、開采成本較高,不能實現國內行業的有效供給;國外資源獲取開發步伐緩慢,面臨階段性、結構性短缺的困難挑戰。
二是實現碳達峰任務艱巨。行業降碳的緊迫性更加凸顯,傳統要素驅動和簡單規模擴張已不可持續。行業受產業規模大、用電結構依賴火電、降碳技術缺乏革命性突破、循環經濟體系不夠完善等影響,實現碳達峰目標任重而道遠。
三是關鍵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目前,我國有色金屬礦山開采、冶煉技術已基本實現與國外先進并跑,但是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技術還存在質量可靠性和穩定性較差、市場范圍受限等問題,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仍然被“卡脖子”。
四是行業利潤率普遍較低。國內有色金屬資源采選、冶煉和壓延加工產業大多依托資源富集的區域發展,產業布局相對分散,與有色金屬下游應用產業形成空間上的割裂,上下游企業間信息不對稱,產業鏈內交易成本上升,影響了有色金屬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列入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強調要“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加速全球產業鏈重構,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戰略性資源產品國際供給波動巨大,面對新挑戰,我們有色同仁必須攜手同行、共建共享,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加快建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有色金屬產業體系,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為此,我建議:一要做強資源壯實發展根基。資源能源保障是現代化有色金屬產業體系的根基。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是有色行業共同的機遇,我們應積極配合構建中央、地方、企業協同聯動的找礦新機制,加大緊缺戰略性礦產的開發力度,切實掌握資源開發的主動權和話語權。要在國家部委和行業協會的指導和幫助下,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海外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全球控制能力體系建設。
二要科技自強提升發展韌性。完整強韌的產業鏈是現代化有色金屬產業體系的關鍵,體現為技術創新能力強、高技術要素和產業占比高、處于高附加值的價值鏈環節。為此,我們應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統籌行業創新資源,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打造戰略性科技力量。特別是集中行業的優勢,發揮行業創新聯合體、創新戰略聯盟平臺作用,把專業院校、業界專家、行業企業有機組織起來,為解決先進制造“卡脖子”問題打造“第一把鑰匙”,在滿足尖端產業領域應用需求的同時,不斷拓展材料應用領域。加快建設一批能夠主導產業鏈的世界一流企業,促進上下游緊密連接、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培育能夠掌控產業鏈關鍵節點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引領和帶動一批戰略新興領域高技術產業。
三要低碳循環厚植發展底色。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加快布局研發顛覆性的金屬冶煉新技術,實現金屬產品全生命周期能耗總量更少、資源利用率更高、環境負面影響更小。因地制宜配套新能源項目建設,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綠色能源與冶煉產業的高效協同。
四要數智賦能助推發展升級。加強統籌協調,立足物料平衡、設備運維、能源管控、安全環保等行業關注的核心問題,與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實現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的根本性變革,切實推動有色金屬產業動能轉換、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五要協同要素優化發展生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的戰略性調整,加快現有布局不合理產能向具有資源能源優勢及環境承載力的地區有序轉移;引導不同區域的有色金屬加工企業實行差異化發展戰略,形成區域內同質、區域間異質的產業布局,打造清潔化、集約化、現代化的產業集群,提高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同時,希望業界同仁共同建立起質量優良、結構合理、配置有效的科技、金融、人才等優質要素協同機制,優化要素配置,提升要素效率,源源不斷地吸引全球各類人才投身到有色實體經濟發展中。
我倡議,在有色協會的指導下,我們各會員企業要堅持優勢互補、攜手同行,積極應對新挑戰、謀求新發展,推動關鍵技術協同創新和全產業鏈深化合作,共建現代化有色金屬產業體系,為建設有色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